双碳目标下的绿色污水处理药剂:如何实现零排放?
在 “双碳” 目标持续推进的当下,污水处理行业面临着不小的转型压力。毕竟,这个行业既费能源又会产生不少碳排放,想要更环保,就必须做出改变。而其中,污水处理药剂的更新换代,成了既能把污水净化干净,又能减少碳排放的关键一步。要是想实现零排放,就得在技术上不断创新,把整个处理流程都优化到位。以前用的污水处理药剂,有不少让人头疼的环保问题。比如混凝剂里的铝盐、铁盐,用完后容易产生污泥,造成二次污染;消毒剂氯气在使用过程中,会释放出有毒的副产物。而且,生产这些药剂的时候,不仅特别费能源,还会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。有数据显示,在污水处理的整个过程里,传统药剂产生的碳排放量,能占到污水处理总碳排放量的 30% 还多,这可给实现零排放目标带来了很大阻碍。
现在,绿色污水处理药剂的研发主要朝着两个方向努力:既要对环境更友好,又要能有效减少碳排放。像生物基药剂,就是用秸秆、餐厨垃圾这些废弃物发酵做出来的,这样一来,生产原料产生的碳排放变少了,还能把垃圾变废为宝。还有新型的可生物降解絮凝剂,比如壳聚糖衍生物,它净化完污水后,能自己慢慢分解,不会造成二次污染,而且产生的污泥量比传统药剂少了 40% 以上。
要想真正实现零排放,得把药剂研发、处理工艺优化和资源回收这几个环节串起来,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。在使用药剂的时候,可以用智能投加系统,精准控制药剂用量,这样既能少用药,又能减少剩余污泥的产生。另外,把污泥通过厌氧消化技术处理,就能把有机污泥变成沼气,当成能源接着用,让碳在这个过程里循环起来。有一家污水处理厂用了绿色药剂后,碳排放强度降低了 28%,污泥也有 85% 都变成了有用的资源,离零排放的目标近了一大步。
以后,绿色污水处理药剂想要发展得更好,离不开政策的引导和技术的突破。一方面要完善绿色产品的标准,另一方面要加大对低碳药剂研发的支持,推动污水处理行业从只在最后阶段处理污水,转变为在整个过程中都减少碳排放。只有这样,才能既把污水净化好,又把碳排放量降下来,为实现 “双碳” 目标打下坚实基础。
http://www.guowohb.com/
页:
[1]